您好,欢迎访问晋城市财政局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财政要闻 | 财政动态 | 财政法规 | 财政数据 | 音乐室 | 图书室 | 大事记
今天是: 财政人座右铭:崇尚服务 追求卓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财政报告
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计划安排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03   点击量:

晋城市财政局
(2014年1月18日)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以争创“全省一流、全国先进”财政集体为目标,积极实施“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着力探索“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工作机制,按照“巩固、完善、提高”工作要求,推进改革,规范管理,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尽职尽责,完成了各项预期工作目标任务。
        一、财政运行情况及主要特征
        (一) 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4.6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预算的101%,其中,市本级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14.5%,完成预算的100.5%;财政总收入完成223.3亿元,同比增长4.6%。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7.1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市本级完成40.5亿元,同比增长22.2%。
从各县(市、区)财政收支情况看: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排序,泽州县13.3亿元、高平市12.6亿元、沁水县10.5亿元、阳城县10亿元、城区9.7亿元、开发区3亿元、陵川县1.8亿元;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排序,开发区58.8%、城区38.3%、陵川县15.7%、沁水县15.5%、阳城县14%、泽州县6.5%、高平市6.1%;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进度排序,开发区139.2%、城区123.8%、沁水县100.4%、陵川县100.1%、阳城县100%、泽州县93.4%、高平市92.7%;按财政总收入规模排序,城区49.4亿元、高平市37.4亿元、沁水县34.5亿元、泽州县33.8亿元、阳城县32.8亿元、开发区20.9亿元、陵川县4.2亿元;按财政总收入增速排序,开发区52.9%、城区13.7%、阳城县8%、沁水县5.9%、陵川县-1.3%、泽州县-9.9%、高平市-11.5%;按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规模排序,泽州县22.7亿元、高平市22.1亿元、阳城县19.8亿元、沁水县17.6亿元、城区14.8亿元、陵川县12.9亿元、开发区6.6亿元;按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速排序,开发区192.7%、城区34.6%、沁水县24.8%、陵川县17.2%、阳城县14.5%、泽州县12.4%、高平市6.7%。
        (二)全市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一是全年财政收入增长企稳回升稳中向好。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增速从一季度末18.8%回落至二季度末的14.7%,在7月末下滑至8.7%后逐步企稳回升,三季度末达到11.4%,全年增速回升至14.1%;财政总收入在7月末回落至0.9%后,年终回升至4.6%,全市财政收入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
        二是地方小税和非税收入成为主要增收因素。全市地方小税收入完成17.4亿元,增长41%,拉动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25.7亿元,增长20%,拉动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地方小税和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40.7%上升到2013年的45.6%,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15.8%上升到2013年的19.3%。
        三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大主体税种增速放缓。2013年全市增值税完成79.6亿元,所提供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4.2亿元,同比下降8.1%,比上年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完成65.8亿元,所提供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8.4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增速回落40个百分点。这两大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0.8%下降到2013年的65.2%,所提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9.8%下降到2013年的34.5%。
        四是服务业提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较快。2013年全市服务业税收提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亿元,比工业及建筑业提供的49.7亿元少30.6亿元,但服务业税收提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4.4%,增收3.8亿元,比工业及建筑业7.4%的增速高17个百分点,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收贡献率为32.6%,比工业及建筑业的增收贡献率高1.8个百分点。   
        五是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21%,比上年增速高6.4个百分点,超出全省平均增速11.4个百分点,增支27.3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
        二、2013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稳步推进财政改革,探索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放权强区、扩权强县”市县财政体制调整方案,科学测算上下划基数,确保新体制正常运行。下发《关于将西北片区建设改造范围内国土收益等划归城区管理的通知》《关于调整市级与城区国土收入分成比例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市辖区国土收入分配秩序。积极参与制定《山西转型综改试验扩权强镇晋城巴公试点实施方案》,指导泽州县出台《泽州县巴公镇扩权强镇财政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确保2014年巴公镇新财政体制正常运行。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出台《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我市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制度,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完成“监督指导库”、“专家学者库”、“中介机构库”建设。实现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对25个项目实施了重点评价,涉及资金10亿元。在财政部对县级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进入全国前200名,我市综合成绩位居全省第一,获财政部奖励资金2100万元,占全省绩效评价激励奖总额的44%。
        启动预算信息公开。在人代会通过市本级2013年财政预算20日内,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将财政预决算报告及预算表格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本级决算后及时向社会公开了市本级2012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和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参照中央部门预算公开范围,对我市50余个部门的部门预算公开工作进行督导,对山西省2013年“三公”经费公开试点县沁水县、陵川县进行检查推动。
        完善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出台《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全过程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加实地察看环节。先后对2013年度发展县域主导产业专项资金6000万、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一村一品”专项资金1500万、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260万、市级科技研发专项资金1100万、财政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800万、部门预算所列“设施蔬菜”专项资金970万等进行了竞争性分配。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制度进一步健全,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引深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消预算单位公务卡支付方式,实行规范的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取消纸质用款计划申报,实行网上编报和网上审核。推进乡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我市在全省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首家实行授权支付。优化公务卡报销还款流程,进一步减少公务消费现金结算。规范支付系统单位账户管理,撤并10人以下二级预算单位账户,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单位归口主管部门预算管理,累计撤并国库集中支付账户175个。
        (二)全面规范财政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提升预算编制执行水平。深化全口径预算体制改革,协调各县(市、区)2013年全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构成的全口径预算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出台《市级部门(单位)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晋城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借款管理的通知》《晋城市市级预算单位财政代管资金管理办法》等办法,收回闲置于各部门(单位)结余结转资金0.7亿元,收回2012年以前年度借款6390万元,盘活以前年度专户资金18.3亿元。探索预算安排与支出进度挂钩机制,初步建立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在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新增公务用车加油、维修及印刷品、公房出租、大型会展的承办等内容,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从工作流程、监督、公示等方面出台3个规范性文件,制定晋城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3个管理办法,完善了我市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预算14.5亿元,采购合同额13亿元,节约资金1.4亿元,节资率10%,其中,市本级完成8.7亿元,采购合同额7.7亿元,节约资金1亿元,节资率11%。
        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制定《晋城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评审操作流程》等文件,规范投资评审工作。充分运用专业技术手段,为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概算、预算、决(结)算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保障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全年审定项目287个,送审金额36.88亿元,审定金额33.77亿元,核减资金3.11亿元,核减率达到8.43 %。
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出台《晋城市财政局关于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通知》,明确各部门(单位)“三公经费”压缩比例。逐月统计监测“三公经费”支出,及时发出预警。完善出国(境)经费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经费财政预算管理。出台《晋城市市直机关接待费管理办法》,规范接待的食宿标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压缩5%,并严格按照核定的车辆编制配备更新公务用车,安排运行经费。制定《晋城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从严压缩会议次数、规模、会期。2013年市本级“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同比下降15.9%。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出租工作,严格执行《晋城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暂行办法》,全年组织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招租三批,27个标的成功交易,增值率达到172.2%。创新国有资产处置形式,改变国有房屋及构筑物付费拆除做法,通过网络竞价,实现收费拆除。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对市直六家行政事业公务用车或专业技术用车进行调剂处理,提高了现有国有资产利用率。申请开通机动车辆网络动态竞价专用厅,为行政事业单位车辆公开公平处置创造了平台。
        严格财政资金监管。制定《晋城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指导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拟定《晋城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举借、使用和偿还政府性债务的行为。进一步加大《财税违法行为有偿举报办法》的宣传力度,对检举财税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社保基金筹集、管理、使用跟踪检查和追踪问效,纠正处理重复参保人员24055人,核减财政配套资金575万元。对全市2011年到2013年6月期间19亿元财政农业资金开展专项检查,责令有关单位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不同行业35家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存在违规问题单位22个,违规金额864万元,并依照有关程序和权限做出处理。对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和检查。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服务各项事业发展
        大力保障重点工程资金需求。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建立绿色通道,疏通拨款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执行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城镇化建设财政政策实施意见》和《晋城市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办法》,从制度上确保我市城镇化资金的来源。集中统筹安排基本建设资金16.5亿元,支持文博路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安排5.1亿元,全力服务“方便晋城”十件实事工程。
        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制定《关于探索建立转型综改资金统筹使用制度的实施方案》,及时下达各类扶持资金。落实争取上级资金奖励政策,建立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机制,推动全市转型综改工作。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确定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44个,下拨补贴资金2165万元;出台《市级政府采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暂行办法》《晋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和《晋城市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办法,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取消、免征、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5项,经测算在全市减轻企业负担5000多万元。
        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2013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30.3亿元,其中市本级5.3亿元,重点对省、市政府确定的“十项”教育惠民实事予以保障。安排文体传媒支出3.5亿元,其中市本级1.47亿元,有力促进我市文化发展繁荣。积极筹集创业扶持资金1.6亿元,大力支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全市社保资金投入力度,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和24元,全市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月65元提高到80元,新农合财政人均补助总水平达到284元以上,超过中央和省定人均280元的标准。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化解资金总额达到3413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化解任务;下拨资金7302万元,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步伐,巩固和完善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筹资32.6亿元,支持全市新建1.9万套和续建1.6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
        继续支持“三农”工作。2013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安排4.7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农林水事务实际增加28.5%。安排各项支农项目资金4.2亿元,重点支持 “一村一品”、清洁工程、街道亮化、设施蔬菜、畜牧产业、村庄绿化、干果和连翘灌木经济林、农田水利、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等项目建设。下达资金6550万元,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13个。投入资金2.3亿元,支持粮食事业发展。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减少了农户的灾害损失。
        (四)继续推进“三项建设”,夯实财政工作基础
        财政基层基础建设。在坚持“四有”、“四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基层基础建设软硬件投入力度,完善预算单位城域网建设,优化全市财政系统网络和服务器设备,实现县级到乡镇的双环路联网,搭建了省、市、县、乡财政联网信息平台。县、乡两级财政机构进一步健全,全市乡级财政人员达到231人,全部具有中专以上文凭。经过初步验收,全市基层基础建设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95%。
        财政信息化建设。安装网站安全防护设备,进一步加强网站的安全防护能力。完成省、市、县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任务并正式投入使用。建立晋城财政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开展县级CA认证工作,优化网络和服务器设备,加强县级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局机关所有人员配备双网电脑,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确保网络安全。率先在全省建成自动抽取政府采购专家和中介机构语言通知系统,全年累计抽取专家、中介机构300余次,促进政府采购工作公平、公正。
        财政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财政工作方略、工作箴言、财政人座右铭、行政理念等潜移默化为干部的自觉行动。组织参加市第五届运动会,市直“一财两税”文体交流活动,举办全市财政系统文体交流活动,活跃干部业余生活。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博爱慈善一日捐、义务植树造林、慈善志愿服务等活动,陶冶干部的道德情操。党工妇团各组织、各社会实践小组、兴趣小组以及财政志愿者也纷纷开展活动,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品质
        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举办“财政系统干部业务轮训班”、“青年干部北大培训班”等培训班9期,选派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13批次,协调组织相关科室对口培训10期,邀请财政部、市文联等相关专家举行辅导讲座4次,督促干部参加山西干部学院在线学习并超额完成每人50学时的学习任务。同时,利用一把手讲党课、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党章》、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组织编撰《晋城财政改革发展案例选编》,发放《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等书籍,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培训武装了干部的头脑,增强了干部的能力。
        着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适时召开科级干部廉洁自律恳谈会,抵制吃拿卡要、节假日送礼等不良风气,树立财政良好形象。积极参加主题为“向庸懒散奢说不”的《行风大家谈》栏目、“向人民承诺、请人民监督”2013年政风行风公开承诺活动和“百姓热线纠风台”直播栏目,展现我局“崇尚服务,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按照要求完成办公用房腾退清理等工作,省纪检委检查组对我局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予以肯定。
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逐条对照《中共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内容,从公务接待、差旅费报销、办公用品管理等十个方面对机关管理进行规范。层层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制并纳入机关目标管理考核中,进一步防范廉政风险。及时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三个实施办法”,确保反腐倡廉建设警钟长鸣。严格机关经费开支,2013年局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经费预算同比压缩5%。
        三、2014年财政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围绕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创新全市财政改革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节俭意识、碰硬意识和担当意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推进专项资金整合,深化转移支付改革,探索开放式决策,加快构建新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体制,为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
        (二)形势分析
        中央对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省提出必须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推进发展、改革和转型三大任务。我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中两个重点之一,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等重要论述,为财政事业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同时,我市仍然面临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支平衡难的考验、深化改革财政先行的考验、半计划半市场复杂局面的考验。一是支撑财政收入增长的产业基础不够稳固和协调,财政增收空间缩小。2013年已经清理了历年结转的非即期收入,并且煤炭价格和企业效益下降对税收产生影响,营改增的减税因素也会影响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二是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虽有所加快,但新的财政增长点尚未形成。三是我市城镇化建设、“三农”、民生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力度加大,财政支出刚性需求突出。综上所述,做好今年财政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财税征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力需求的总体平衡;必须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提升保障能力和层次,促进社会稳定、民生和谐;必须灵活把握财政调控的力度、节奏和方式,发挥好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
        (三)预期目标
        根据以上形势,结合当前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增支减收因素分析,初步测算,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在10%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预计可达到105亿元左右,实现突破100亿元规模,其中,市本级达到37亿元左右,增长10%左右,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初步安排176亿元,增长12%左右,其中,市本级初步安排44.5亿元,增长10%左右。
        (四)财力安排
        一是可用财力在“保基本、保运转、保民生”的基础上集中投入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上。二是要在确保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下,注重解决两个“五个全覆盖”工程以及历年为民办实事所遗存的一些资金缺口问题。三是大力支持各项改革,确保财政体制等综改试验改革顺利进行。四是从严控制一般性行政经费支出,认真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五是注重存量调整和效率优先,把科学管理和绩效考评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五)工作重点
        一是完善财政政策,促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引导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以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预,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将涉及扶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资金,进行同方向、同类别、同领域系统整合,采用担保、贴息、后补助等方式,完善以客观因素法分配为原则的相关政策,推动煤炭、煤层气产业,以富士康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金鼎煤机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和以发展终极产品为主导的丝麻纺织产业,以及各县(市、区)非资源类县域主导产业健康发展,确保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发挥信用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的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融资平台建设,在实行财政性存款与商业银行贷款挂钩办法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结合、与市场结合、与社会资本结合的有效机制,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我市经济发展。大力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和实施节能项目,推进我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支持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做好应对煤炭行业低迷态势的各种准备,切实加强收入征管,落实收入任务和责任目标,严格依法征收,既堵漏增收又不虚收探收,确保2014年公共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探索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享受补贴。支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增强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引入资金竞争性分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等有效方式。
        三是构建新型财政投入机制,有效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系统梳理现有民生政策,把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增强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按照精算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优先解决特殊困难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完善财政投入民生工程相关机制,确保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深入实施,全力推进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建设。
        四是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美丽晋城。着力破解城镇化建设资金难题,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制度,推行公私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完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多元投资体系。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机制,支持解决进城常住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农民工职业培训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全力配合实施中心城市、大县城、重点镇、产业片区和新农村“五位一体”战略,统筹“治河、修路、栽树、扩城、聚人、兴产”,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晋城。
        五是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培育和发展社会服务组织,发挥社会代理机构作用,做到“花钱养事”;强化资金管理,在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实现“费随事转”,坚决防止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又养人办事“两头占”的现象发生。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方式,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要补充作用,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六是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密切关注中央、省级财政改革取向和举措,积极跟进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争取有利于资源型区域发展的税制改革。按照财政支出一般不采取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要求,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充分运用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增强县级政府统筹财力均衡协调发展的能力,引导县级政府将财政资金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继续跟进监测市县财政分配制度改革和市区国土收益分配改革。盘活存量资金,保障财力统筹。在实行全口径预算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做好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有机衔接,探索实施我市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科学把握财政运行的节奏、力度和重点,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努力实现对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
        七是强化财政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从严从紧编制2014年预算,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要比2013年预算压缩5%(以下同),一般性支出压缩10%,非重点项目类支出(不含法定项目支出)压缩35%,同时严格执行预算,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安排追加,确需追加的,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批。坚守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这条红线,以2012年底财政供养人员为基数,严格控制总量增长,对工作不到位的县(市、区),相应扣减其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2012年实有财政供养人员为基数,不再考虑增人因素,严格控制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机逆势上划编制的现象发生。完善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等相关办法,健全我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加强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建设,对资金使用管理的关键点加强监控,通过规范程序,流程再造,全力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纠正。高度重视和深入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覆盖面。
        八是加大财政“三项建设”力度,努力构建现代财政运行机制。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财政干部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进一步提高财政“三项”建设水平,财政基层基础建设要全面完成“四有”、“四化”任务,财政信息化建设要基本完成全市信息一体化建设任务,构建全市财政数据中心,财政文化建设要着力增强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努力实现基层建设规范化、数据生产标准化、业务工作流程化、财政管理科学化、队伍建设人性化。

 

 





收藏】【 发送此页给好友 】【打印】【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  
晋城市2018年1-2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8年1月份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2017年全市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2017年1-10月份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2017年1-11月份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2017年1-9月份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1-8市直有关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执行进度
2017年1-8月份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2017年1-7月份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2017年1月份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晋城市财政局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晋ICP备11004569号 晋公网备14050002000568号  
Copyright 2003-2011 Jincheng Municipal Finance Bureau.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访问人数
地址:晋城市迎宾路328号 电话:0356-2022975 邮编:048026 传真:0356-2022975
?